北斗應用智能融入大眾消費生活引領產業經濟蓬勃發展 |
時間:2023-5-29【打印此頁】 【返回】 |
北斗應用的高精度應用呈現出泛在化和大規模的趨勢。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累計接入智能設備15億臺,月調用次數1700多億次,覆蓋全球230個國家和地區。高達動態厘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服務,不僅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獨特技能,也逐漸向工業化應用水平的普及和標準化發展,延伸了時空智能新興產業。
北斗智能應用融入大眾消費生活,北斗正成為智能手機的標準配置。隨著北斗高精度定位在智能手機中的普及,智能手機的定位導航能力進一步提高。基于智能手機應用,與北斗應用相關的各種數據和位置服務已成為當前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進一步擴大了地圖導航服務的性能,實現了車道級導航應用。華為、小米、榮耀等國內支持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手機OPPO、vivo,北斗應用支持這些手機的高精度定位能力。2020年10月,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首次在全球智能手機上落地,實現手機“車道級導航”。此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正式進入手機領域。目前支持北斗應用車道級導航的手機出貨量超過2500萬。車道級導航通過實現亞米級定位精度,為用戶提供更精細的道路指導,覆蓋了深圳、廣州、重慶等八個城市,未來將在全國范圍內普及。 在出行領域,北斗也呈現出大規模應用的發展趨勢。在智能駕駛領域,北斗高精度智能駕駛系統實現了多款車型高精度技術量產的“上車”。目前,智能汽車獲得北斗應用智能的絕對定位能力,使整車的整體定位精度達到厘米級,累計服務時間超過2億小時。在共享出行領域,數百萬哈羅和美團共享自行車通過北斗應用提供的時空智能服務、芯片模塊和數字雙胞胎電子圍欄技術,將實時定位精度從10米提高到1米以內。當自行車進入電子圍欄時,可以鎖定,解決了自行車共享停車混亂的城市問題。
著國家新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等重大戰略的實施,北斗應用市場將以時空信息獲取、處理和服務為主的新經濟形式,深入賦能數字經濟,引領工業經濟蓬勃發展。據報道,浙江上虞、寧波舟山港等地正在利用北斗高精度技術進行產業數字化轉型,結合自身的發展特點,促進高質量發展。北斗利用時空智能技術,幫助政府治理浙江遂昌仙俠湖的環境污染問題。用高精度定位無人機代替人工檢查,解放人力物力,使水域檢查效率提高400%以上,人工投入成本降低80%。同時,確保下游居民飲用水源的安全。 |